共創公平環境,打造優質平臺——報廢資產創新轉讓項目
報廢資產交易是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(以下簡稱中心)實物資產交易的一部分,中心曾為省內多家企事業單位、行政機關處置報廢資產。由于交易標的情況特殊,資產數額大小不一,選擇怎樣的交易方式尤為重要。本次為吉林省交通運輸廳機關服務中心處置報廢鋼材,項目溢價率達到798%,增加收益140余萬元。本次項目的成功轉讓,開啟了中心處置報廢資產的新模式、新方法。
一、項目背景
2017年4月初,中心接受吉林省交通運輸廳機關服務中心委托,轉讓第一批廢舊鋼材。由于鋼材數量很多,大小不一,無法確定鋼材具體數量,后期容易出現交接問題。
二、項目創新
與平常報廢資產項目不同,中心工作人員創新思維,運用一套新的交易方式,即以鋼材每噸價格作為起拍價,成交后,再按實際稱重數量確定交易總額的交易方式。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競買人放心參與競買,而且不會因該批鋼材的原始數量不準確導致利益受損,具有公平合理的優點。中心業務部門主動配合委托方做好競價前的各項準備工作,搞好服務,并陪同競買人勘查現場。
三、項目社會關注度高,異?;鸨?/strong>
2017年4月19日,該項目由中心在報社及網站等媒體公開掛牌,贏得了社會的高度關注,并受到參與者的普遍歡迎,吸引本地及外地各金屬回收公司紛紛來中心報名參與競價。至報名截止日(5月3日),共有104人繳納競買保證金。這是中心報廢資產轉讓業務中,報名人數最多的一次。
程先生是一位經常到中心參與轉讓報廢資產項目的競買人,看到這個項目,他第一時間報名參與競價。他說:“我認為以每噸價格作為起拍價,這種轉讓形式十分公平。誰競得這個標的,都不用擔心鋼材數量問題。按實際稱重計價,不容易出現問題?!?/span>
項目掛牌后,中心業務窗口在做好項目咨詢、競價交易業務指導、報名登記等服務的同時,還指導本地和外地意向競買人通過網上報名,節省時間,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。在所有報名的104人之中,有10人就是通過網絡報名的。至2017年5月4日,共有34人參與競價,歷時15天18分24秒(其中:在限時報價的90秒內反復被加價方刷新延時),共202次出價。掛牌價為每噸780元,最終以每噸1403元的價格成交,溢價率高達798%,為委托方增加收入140余萬元。
四、項目啟示
產權交易市場是一個公平的平臺,積極保護各方利益,本項目達到了三方共贏的效果。通過本次轉讓,中心探索出一條新的為委托方轉讓資產的方法,目前通過這類方法轉讓資產十余宗,沒有出現一起違約情況,累計成交2300萬元,累計增值900余萬元。該宗報廢資產交易之所以取得優異成績,離不開中心與委托方的溝通,離不開中心各個業務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。先進的網絡電子競價交易系統,良好的市場環境,以及員工的優質服務,確保了該項資產成功交易,促進了產權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。在該項目中,受讓方的利益得到保障,委托方資產大幅度升值,經濟成效明顯。中心將繼續秉承“誠信為本、服務至上、公正規范、和諧發展”的宗旨,不斷進行業務和服務創新,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多做貢獻。